心不在焉
伙食團是個團體,團體裡卻充滿許多個人主義的人,那只不過是一盤散沙,始終凝聚不了力量,更遑論什麼幫辦道務了,因為每個人的脾氣毛病都沒捨下,怎麼講究協力合作呢?
濟公老師慈悲,徒兒只感覺自身於此,那脾氣毛病是愈修愈大,愈修愈不開心,徒兒也不想一直用譴責的負面情緒枷鎖自心,那是落入鬼魔惡道的埋怨瞋恨裡,無濟於事更白費時間。但徒兒該如何看待,自身做不好讓伙食團的良好傳統一點一滴地被破壞,不成規範,真得放下這禮節的執著嗎?不是吧,老師。
徒兒一直默默做著一個人的叩首,明白不是仙佛貪圖我們的叩首,叩得是我們徒兒的自性佛,要懺悔、要有所求、要能清靜明心的修,要想成佛勤禮拜,不是!哪為何同儕同修都這麼輕忽每日早晚獻香的叩首,是人做錯了嗎,是徒兒太過執意要一起獻了嗎,是同修都忘了要學會感恩嗎…。後學一旦生起這想的妄心,就只能要求自己默默得叩首,求得不是自己,求得不是同修,求得只是為何這一點點修行的功夫沒人要做要重視,縱然徒兒也有情緒失落也明白,叫同修來獻可能是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期待落空,事後又是自個摸摸鼻子,心不甘、心不願、心有百般無奈在低落,為何只要徒兒得自個獻?這樣生了瞋恨之心,是徒兒再貪求同修們的叩首了吧。
有段時期,徒兒卻真是這麼想,可是仙佛都不貪求我們的叩首了,徒兒怎反而貪起他們的叩首了呢?一經想起,就仍鼓起勇氣和希望,開口邀同修一同獻香,一次、兩次、三次…多次之後,徒兒那個敬禮上香的心,也會愈來愈死心吧。徒兒會怕的事,是到最後獻香只剩徒兒一個人獻也沒有差別之際,那就是障礙了同修的精進心,同時障礙自個誠心禮佛;此算是活活把心捏死了吧,反倒不是把心歸於樸素的埋怨修了。多麼可怕的因果!
「這樣就被考倒了嗎,徒兒!」
濟公老師慈悲,徒兒真有那幾分要被自己所考倒。可是,徒兒不敢忘,這修道是自家的事能圓融,才能再圓融大家。後學也常常自省,是否真是獻香禮節太煩瑣,還是真得像當初徒兒剛搬入伙食團、剛接觸獻香一樣,冒出的情緒一樣,認為這太麻煩、從沒這個習慣,打從小就沒早晚要獻香過的經驗,突然要你撥出時間來做沒做過的禮節,怪麻煩的。起初,徒兒還真是深覺壓力,毛病脾氣也萌出芽肆虐著道心,曾經也常想過不獻香又會如何、能不能不要有我獻也沒有關係、反正有人獻就好了,這檔事淪不到我頭上,有學長姊慈悲代勞總行吧…千頭萬緒的小聰明在盤算著,因為徒兒的心已不在焉了。
就這樣要獻不獻的兩心交割道心,後學覺得好累,怨起了道,怨起了前賢,更怨起了這樣報怨的自己,腦海浮現一句:「徒兒啊!修道快不快樂呀?」濟公老師,徒兒那時還真是不開心。到最後,徒兒再也受不了這樣的拖三落四,逼得自己決定再怎麼急得事都還是得來獻香,哪要如何不急呢?就是真正早起獻香。說來也有趣,到最後徒兒反而成了最早獻香的,竟得等學長姊起床一起獻,慢慢地等,發現問題仍舊沒改變,因為獻香不是你一個人就能獻好的。可是,徒兒的心就是急,同樣一次、兩次、三次之後,後學也就放開學長姊,開始一個人的獻香,一獻好就拜別仙佛上課、上班的,漸漸染上一個人獻香的習慣。
就算是臨時佛堂,總還是得有人來獻吧。徒兒一直認為這是最基本的修心修行,徒兒自然當仁不讓,尤其《彌勒救苦真經》有言:「要想成佛勤禮拜,常持聰明智慧心」,各方諸天神聖都有臨壇批訓,那能容你推三阻四之慢我生發。然而,濟公老師慈悲,徒兒從軍返伙食團也有一陣子了,氣氛也著實不同,說明一點就是道氣沒那麼興,有些徒兒在之前的學習到禮貌禮節也略顯變調了,當初帶領徒兒的學長姊也都畢業返鄉工作,開啟新的修道旅程,對於已離伙食團近一年多的徒兒而言,自個真沒那學長的風範,帶不好後進,令徒兒才能明白以前學長姊們的慈悲喜捨,用包容的心、照顧的心、成全的心,細心呵護的心拉拔徒兒不離正道。至今,換徒兒要去帶後進們向正道,卻真的非三言兩語之空口說白話就能做到的事,成全後進得花更多的用心、功夫,尤其是當學弟妹養了不太正確的心態習慣時,要再雕再修,都反倒令徒兒火冒三丈在心中,除了嘆息自個不爭氣之外,也怪那近一年的離開沒拿出關心這動盪時期的伙食團,讓同期的學長姊疲於奔命的慈悲成全,這過去所遺留的缺,徒兒是想回來補上的,所以徒兒才回來,想了心中那個愿啊。
可是,老師慈悲,這愿怎麼愈行愈難做到啊?不是做了就會有改變、有效果嗎?怎麼徒兒的毛病脾氣又通通長滿了刺啊?心情好難過。
「難道一個道場禮節的獻香便考倒了你?」
徒兒不敢也不想,這條正道還有好長的路得走,怎能半途而廢,怎能因為志不堅而退道,況乎前賢們都還抱持常心面對,徒兒更不該違背自我良心與愿力而逃避這現實的考驗。縱然還是得一個人獻,徒兒就獻,這沒什麼問題;縱然請同修來獻,還是得一個人,徒兒也盡其本份;縱然徒兒毛病脾氣來了,自己一個人獻也是心甘情願。面對這時期的衝擊,唯有濟公老師你一段話:「莫要求別人跟你一樣」,才讓徒兒釋懷,卻也不會放棄。因為只要是對道好的修行,徒兒必定遵守「修道古老化」的提醒;雖然同修講了沒聽進去,徒兒總還能做,做就做到了無掛罣吧,讓心焉然於此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