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儒家與一貫道的間距中央,後學有得也有捨
雖然後學有文學研究之背景,對孔子儒家思想之內涵,也有一定的基礎與理解;但是想以「知識上的學術研究」相互參照「一貫道的生命行證」來領聽,也勸戒自我不可落入知見之障礙,更應懷抱不同層次的解釋、看法,提高生命的深廣度。為此堂課前所做的心理建設,令後學平心靜氣的「空下」,感受邱講師的慈悲法語,予以「滋潤」。
回過頭來,第一眼讀到此命題,後學甚佩服邱講師的擔當及無畏,因為設立「概論」二字,所闡發其內涵就必得言簡意賅,鞭辟入裏,尤其是處理影響中華文化有數千年積澱的孔門儒家,此早已是深入你我倫理道德、處世待人的意識底層及一般見解之中,要能「概括討論」的分析、驗證其精華,實屬不易之事。邱講師亦在起頭點出這難為又不得不為的使命荷擔,令後學看見講師以身示範,遵行人材要「責任負起」的行為,表現無畏施、法施的了愿精神。
開門見山,講師便直言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」一般常理皆說,聞得大道便可心滿意足的接受死亡這件事,說明了「道的寶貴」能讓人超生了死等解釋;但是,講師著墨提到,即便可超生了死,亦非能安然死去,因為這不是指肉體上的解脫,而更應當從精神上、靈性的解脫來理解,破除形象上的障礙,重獲超脫的真義。如果我們依此理為主導,可說步入了一貫道與儒家孔門的交叉點上,如後學所感悟,彷若自身站在儒家與一貫道的間距中央,頓見相通的指引光束。然而,這是領聽全部課程後,才得的感受。(對此,我們就回到先前的課程,再一步接著一步看下去。)
講師舉出道統乃傳承有序,上起神農氏,下至師尊師母奉天承運之脈脈相傳,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道統,並揭示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。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」的十六字心法。其中,令人最深刻的部分,乃與老母的「母
字有直貫的暗喻訊息。後學從中以為,常處於危險之境的人心,其實是訴說心頭妄念雜生種種,易導致人的行為有更大的比例誤入險界。此時若有一顆道心為指引、準則,自然就能避免災禍自招或臨近惡事;可是此道心又精微難見,只因為人心像大片的烏雲遮蔽了真知的光芒,無法見得清明,陷入霧裡探花般的懵懵懂懂。這時,要想撥雲見日,必得去除雜念妄想的烏雲,做到專精如定,守中如一的樣子,不分是善是惡,把所有世間物像寫括號一樣括弧懸置,不是不處理,也非困惑其中,而能達至各個本來的面貌,融合於老母一體之中,不分物我的如如不動。之後,就像充電電池一般,蓄積夠了能量,便能再向這世界展現那盞心燈的熱情,引渡更多的有緣佛子,共行「道」的光合作用。
當下心情浮現愉悅之感,倒令後學倍感熟悉。回想當初在大學、研究所期間,上過幾位用生命經驗闡敘儒家思想相當深刻的課程及師長們,也令後學直心流露感動之情,看見這茫茫人世間有幾分光亮的燈心,照現出天地良心的和善喜訊;當時後學尚未求道,直覺認為是學習知識與生活印證的感通之喜,就像是求知的枯井有了活水湧現,或如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樂滋潤。可見,不管有無求道,孔門儒家的思想感染上,確實能觸動人心;若要講差別之處,後學以為求道之後,更能聞得其詳、見得其真,明得其理,並據此本源化為能量,使人心常保天心,而近於道。
另外,邱講師列出顏回、曾子諸位聖賢與孔老夫子的關鍵對話,連結《中庸》「守中守一」思想,整合段分:「孔門心法,至尊至貴,不可言說」、「執中貫一,放彌六合,退藏於密」、「中和之道,天下大本,上達天道」及「大道傳承,天命永昌,慧命永傳」,據以四大主題為本文,將人、天、道作出連貫一體的釋義。此猶如含苞的蓮花初綻,一層又一層的揭花露香,呈現蓮子果仁的本心。最重要的是,明瞭到「天」、「人」及「物」應當各其所適,融合整體的圓滿。
最後,對這堂課的心路歷程,後學覺得像是,剛開始一邊並駕儒家與一貫道兩個輪胎平行而走,一邊向邱講師學習大道心法的道路前行,途中遇見孔子對顏回說教,或是曾子
孔老夫子對答「唯」一聲,接下「忠恕而已矣」,講著講著,連中庸名言也活靈活現的冒出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,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」,令駕車的後學連忙拐彎,跟著道脈駛去,捨去了沿途的轉左號誌、高速公路匝道、汽機車分道等交通標語,開往有老母慈悲召喚的淨土前;倏忽,後學的車子竟然熄火了,看看了兩邊輪胎沒洩氣,一樣是儒家和一貫道,沒什麼異狀,後學好奇循著足跡往後望尋,俄而倒看懂了一點。其實從剛才到現在,後學一直在這兩者的間距中央,沒有離開過,那些移動的過程都只是靈性在找回原始的本心,而本心卻可也是沒移動過,因為那一點,即是無垠無限的老母所無窮的包容其中;彷彿回到家一樣,後學站立於門口,前是一貫的道路,後是儒學之家,人居於其中央,有得亦有所捨。得的是這道真理真天命真,捨的是以往知識層面的見解,進而化外出更遼闊的生命藍圖,法喜充滿啊。
因此,唯有回到知識與生命的不同層次,予以各別的尊重,才能做到破相除執,融為一體的心懷,重拾把握道心的根本,並據此堅信理念,以一切知為一切行,達至合一的人材為目標,努力的持續修行前進,效仿前輩者的奉獻精神。後學與各位前賢共勉之!
留言